梵高与毕加索都是天才画家,但毕加索生前就是故事大王,而梵高只会默默作画,他们人生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:梵高是穷死的,而毕加索是富死的。
穷死的梵高
梵高生前穷愁潦倒,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,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,收入是400法郎……几个月后梵高就自杀了。
梵高的一生平淡无奇,过着十足的屌丝生活;但画作却色彩艳丽,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各种“意淫”。从《星空》到《向日葵》,都表达着梵高内心对自由的极度渴望。除了与卖笑女子厮混,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浇愁了。
贫穷会杀人:梵高疯了!他把自己耳朵割了下来。在弟弟不再提供给他生活开支的时候,37岁的梵高选择了死亡:最终开枪自杀了。梵高是穷死的。富死的毕加索
相比于梵高,毕加索的人生灿烂辉煌。在其91岁辞世时,毕加索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、数幢豪宅和巨额现金。据测算,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之巨。很显然,毕加索是富死的。同样是画家,为什么毕加索会如此之富有?原来,毕加索不仅是个绘画天才,也是位营销天才,更是个会讲故事的金钱达人。
故事比画值钱
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,都会先办画展,然后召集大批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故事。讲作品的创作背景,讲作品的创作意图,讲作品相关的故事。一幅画想要卖得好,先要画得好。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,恐怕没人愿意为它付出高价。
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故事。有了这个兴趣,故事就值钱了,故事里的画也就值钱了。这是一种产品“货币化”的过程,很多人不明就里,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深谙此道。如今,价格昂贵的产品无不是有着生动的品牌故事,而且这些品牌故事每天还在被创新地演绎。
毕加索也刷脸
据说,毕加索出名之后,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。为什么?其实,这里面有个小秘密。当毕加索已经是位声名显赫的画家的时候。如果他用支票购物,得到支票的店主会怎样处理那张支票呢?
毕加索认为,店主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那么小额的一点现金,倒不如将这张有着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,赶紧装裱收藏起来,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,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卖出去。于是,为了不花钱也能购物,毕加索就用支票去结账,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名人“刷脸”。
深谙品牌溢价原理
法国波尔多有座属于极其神秘的罗斯查尔德家族的酒庄——木桐?罗斯查尔德酒庄,木桐酒庄出产的高级葡萄酒享誉世界。自从1945年以来,木桐酒庄的庄主菲利普•罗斯柴尔德每年都会邀请众多绘画大师来为其设计酒标,其中就包括毕加索,毕加索为其设计了1973年的酒标。
但是毕加索并没要酒庄付他钱,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。毕加索认为,这批酒因为贴上了自己设计的酒标,其价值必然会飙升。除了可以留下来自己喝,将来拿出去卖,也一定会有更高的溢价。由此可见,毕加索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理财高手。
毕加索玩转社交商业
毕加索的名字长得连自己也未必记得住。但这个名字却显示毕加索家族本身就蕴含着的现代商业基因。
据说,毕加索家乡的人在起名时,除了会把祖先的名字加进去,还喜欢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友的名字加进去,其真实目的是想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。在他们看来,构建诚实可靠的人际关系无比重要。我们现在说,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社交,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是社交商业,而社交商业的基础就是互信。可见,毕加索天生具备社交商业的基因。
梵高是穷死的,毕加索是富死的。梵高穷的原因在于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与他人的价值共享,而毕加索生前就实现了品牌溢价。